考试周刊

教育教学研究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洪婵娟;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单一的针对英语语法和相关词汇进行学习和记忆,而学生英语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并不明显,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核心素养下,不少英语教师开始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中趣味性故事情节以及生动形象的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因此,文章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启示。

    2025年3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路径探索

    黄真真;

    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在常规教学理念中往往认为其与其他学科毫无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体系的分割现象。为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跨学科教学理念,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推进了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文章将主要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跨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希望对相关教育者有所启示。

    2025年3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季婷婷;

    文章首先分析了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随后指出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课程形式化、内容无序、家庭劳动教育边缘化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四大原则:实质性、系统性与整合性、家校合作及科学评价,并依据这些原则,详细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包括增强课程体验性与参与度、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框架、加强家校联动机制以及完善多维度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2025年3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戏曲身势表演对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作用探究

    简洪岩;

    戏曲身势表演通过其独特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锻炼音乐表现力的平台。学生在模仿戏曲表演者的唱腔和动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声乐技巧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还能增强对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感知与表达。文章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戏曲身势表演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论述戏曲身势表演与小学音乐中身势律动的结合,探讨对促进小学生音乐表现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5年3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与策略研究

    李琼;

    农村基础教育中,强化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必要性。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外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内因方面努力,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强化专业成长动机;要开展多元学习,丰富专业素养;要不断回顾总结,促进个人专业成长;要积极进行科研活动,让自己朝着专家型语文教师方向发展。

    2025年3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李旭珠;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探索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多元发展提供更多路径。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构建并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起到导引作用,还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围绕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构建与实施这个主题,从构建要点、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研究。

    2025年3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发展路径探索

    寇淑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小学教育管理正逐步迈向智能化的变革阶段。信息化环境不仅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与资源,也为教育管理者有效提升学校运行效率、优化决策与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新的可能。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智能化教育管理依然面临如资源整合难度大、技术应用深度不足、师资与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等多重挑战。基于此,文章聚焦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发展路径,从研究意义与挑战、实施原则与思路以及具体实践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小学教育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提供可行的指导思路与实践参考。

    2025年3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巧用媒体设境 点亮阅读兴趣——高中语文情景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方惠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模式革新,尤其在教育领域,更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与局限性,为教育带来了新思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创新阅读情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情景式阅读指的是通过创设具体情景,让学生沉浸其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情感的共鸣,将其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让教育效果更加明显,真正发挥语文阅读教育价值。因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情景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多媒体技术提出了高中语文情景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习综合发展。

    2025年3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郭芷彬;

    如今的教学重视知识之间的整合,能否突出大概念,构建大单元,设计大任务、大情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效果。文章从采取合适方法,突出单元主题;加强整合工作,设计多样任务;优化教学评价,引导正确反思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切实做好初中语文的整合工作,辅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素养。

    2025年3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中语文教学推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索

    黄海勇;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深度学习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深度学习,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教学策略来有效推进深度学习。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推进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立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究了高中语文教学推进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2025年33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探究

    黄惠敏;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改变教学方式和更新教学理念已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架构,学习任务单的运用正是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的具体实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开展自学、探究与思辨等学习活动,进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度探索精神。文章基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旨在构建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原则与运用方法进行深入总结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与实际应用方法,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5年3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情境式教学的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暨建芳;

    情境式教学追求直观、灵动、互动等特点。教师精心选择情境设计方式,组织适合审美学习的活动,利用阅读鉴赏展开审美行动,能够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定冲击,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认知和审美能力。学生对情境式学习有不同期待,教师对学情有客观判断,科学应用媒介手段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感知体验更为深刻,审美能力培养更为高效。

    2025年3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李素娥;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文章聚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引入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方法单一、内容应试化以及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根源在于教育理念、教师素养和评价体系。文章研究结合统编版教材与学生兴趣,以“四季古诗词探究”为例,详细阐述项目式学习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设计、实施、成果展示与评价策略。

    2025年33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背景下“情境”化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林楚铭;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更多走进语文、理解语文、热爱语文、运用语文的机会,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文章结合实践探索经验,就整合教学资源,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情特征,创设情境任务;注重环境营造,诗化课堂氛围;聚焦以生为本,布置探究路径;彰显情境价值,组织成果展示;回归生活本质,布置实践作业的几点建议展开详细的阐述说明。

    2025年3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新思考

    林丽君;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融入与学生终身发展相联系的关键能力和核心品格。其中,看图写话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的环境中分析学生的实际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看图写话方法,从语言基本构建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找到语文学习的新途径。教师积极完善看图写话能力提升环境,是在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语言拓展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写话能力,赋予看图写话以美的想象,并结合自身知识体系,获得身心发展,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5年33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课的大单元教学方法探究

    彭咏梅;

    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逐渐被重视,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学习特点,采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是将某一单元作为教学主体,通过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文章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课的特点,就大单元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2025年33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实施路径探索

    郑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学习任务群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模式,而读写结合是构建学习任务群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学习任务群加以概述,也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实现读写结合的现状与不足;还结合语文课程特征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优化教学的策略。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目标,转换教学思维,在阅读时突出文本差异,帮助学生明晰写作重点;同时,要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创建具体的情境,激发他们参与读写的热情;还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此为辅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锻炼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2025年33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庄秀艳;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语言美、深意境和真情感,成为传承民族智慧与美学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往往被视为难以攻克的难关,学生在死记硬背中逐渐丧失了兴趣。新课改的推行,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025年3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生古诗文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开红;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途径。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学生各方面情况入手,创新优化古诗文教学策略,基于教学资源的引入,构建出全面、多维的古诗文教学体系,激活学生对诗文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古诗文的深层意蕴。文章就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生古诗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展开探究。

    2025年3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课堂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李雪梅;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单元整合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整合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明确了基于单元整合阅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提出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2025年33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学教学与研究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革新分析

    龚振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强调知识的大单元教学进行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系统性与联系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及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课程方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促进其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025年3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途径研究

    李伟刚;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教学倡导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创新教学途径,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其中,发散思维作为学生数学思维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文章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游戏、设计开放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变式训练、展开生活实践等方面对发散思维的培养途径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群组探究、合作学习的多样化场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5年3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李智聪;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教学,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同时,教育事业也在持续发展的进程当中,催生出了较多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给教师提供了科学的引导,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实现了有效融合,并凭借其较强的先进性与交互性,在教育工作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助推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2025年33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连华美;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与重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革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需求。文章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积极表达观点和想法,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推进新课程改革。

    2025年33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践探究

    练建东;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业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环节,其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立足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策略展开深度分析,希望可以为进一步优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带来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2025年33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林剑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接下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如结合实际生活增强生活体验、融合游戏元素增强游戏体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视听体验以及引导迁移运用丰富实践体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2025年33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构化视角下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罗道珍;

    以结构化视角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构建意识,能够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点结构化;同时,学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可以降低自身理解知识的难度。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知识内容繁杂且相对较为抽象的特征,基于结构化视角锻炼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将来学生进入中学、高中等高年级阶段,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时,也能够利用模型构建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并真正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2025年33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孙学运;

    文章聚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创新设计研究,阐述了创新大单元作业在深化知识理解、培养综合思维与能力、促进数学文化渗透传承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设计情境化作业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实施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引入开放性作业培养创新思维、开展项目化作业提升综合素养等创新策略,并结合沪科版教材具体章节给出实例,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效作业设计思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5年33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王西辉;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与教育领域的进一步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动力。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和方式的革新直接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文章概述“互联网+”及在此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势,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实施高效课堂模式构建策略。

    2025年33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纪智胜;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关键平台。伴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持续深入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也迎来再一次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既感受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信息素养。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对相关教师有所启示。

    2025年33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模式探究

    廖海燕;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深化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应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积极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丰富信息科技教学资源,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增加信息科技教学实效。文章从教学背景、教学价值以及教学模式等几个维度,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进行了深度探索,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具趣味性、高效性的学习环境。

    2025年33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 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究

    林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教育领域的转折点,能够帮助教师开辟出一条创新的道路,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蓬勃的生机。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并应用数字化实验资源,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为课堂带来丰富化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文章将通过剖析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资源的开发优势,明确其开发原则,从而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来提升教学质量。

    2025年33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融合困境与突破探究——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例

    林云;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反哺评价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融合仍存在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脱节、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割裂、教学反思与评价反馈滞后等困境。文章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教学为例,从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定位、优化“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设计、重构“教—学—评”一体化的反馈机制三个维度提出突破策略,旨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2025年33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物理逆向教学设计研究——以“压强”为例

    刘相彬;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从期望的学习成果入手,反向构建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然而,当前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师设计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学生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一致性,通过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初中物理逆向教学设计做出实践探索,旨在从结果出发,强调教学活动与学习成果的直接关联,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5年33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评价研究

    谢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为高中生物学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评价中的作用与优势,探讨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通过结合课堂互动、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等多维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025年33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史地教学与研究

  • 基于高中教材资源创设真实历史情境的教学实践探究——以《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课为例

    曹波;

    情境教学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当前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轻视或脱离教材资源去创设情境的现象。因此,文章以《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课为例,提出了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真实历史情境的教学设计路径和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注重课标要求,在学习情境中落实学生必备知识;巧设问题链,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探究教材,在延伸知识中提升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文章最后强调了有效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对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情境创设合理性、问题引导启发性和教学结束后反思讨论等反思点。

    2025年33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融合运用探究

    季伶丽;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针对地理案例开展讲解,也需要积极发挥对应情境教学可以起到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沉浸在现实问题中进行思考与讨论。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当中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025年33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建设路径探索

    刘晶晶;

    人工智能技术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从理论概念逐渐成长为一个包含了多种技术和算法的广泛领域,并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尤其是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比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管理;在金融领域,可以利用大数据模型来进行风险评估。如今,数字化浪潮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逐步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发展。

    2025年33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跨学科视角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探究

    余静;

    在新课改背景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文章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单一化”和“碎片化”问题,探索了多学科视域对历史教学的支撑作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工具支撑、信息技术融合和思政育人等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着重探讨了如何将地理学科知识有机融入历史主题教学。这种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中考查,才能深入理解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这对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5年33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探究

    詹琳萍;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文章聚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普及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需求及传统教学的挑战,阐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随后,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趣味性、拓展学习资源、促进师生互动及培养信息素养等方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巧用数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技术融合提升学习体验”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力”三项创新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创新,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025年33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幼教天地

  • 小班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优化教学策略研究

    崔晓莉;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生活,而生活中的点滴教育能够酿就幼儿的品性。因此,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逐渐丰富,形式也千变万化。生活教育让幼儿受教育的方式更为丰富多样。与此同时,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也存在缺漏与空白。很多教师将目光集中于不同时间段活动本身,忽视了活动的过渡环节及其教育意义,以至于影响了幼儿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更应该优化过渡环节,帮助幼儿能够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及社会性的发展。

    2025年33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蒋腾芳;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和能力。同时,游戏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文章阐述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分析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旨在对相关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2025年33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劳”促“衔”:以种植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探索

    梁露丹;

    随着“幼小科学衔接”理念的深化,劳动教育逐渐成为幼儿园与小学协同育人的重要桥梁。种植活动凭借生活性、实践性、长期性的特质,能帮助幼儿在真实任务中培养责任感、坚持性、合作能力等关键素养,为适应小学生活筑牢根基。文章以某幼儿园大班“小菜园”项目为例,从种植活动设计、能力衔接目标、家园校协同机制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劳动教育如何促进幼儿学习品质、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助力幼小衔接的科学实施。

    2025年33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