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华娟;
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而今部分学校的升旗仪式仍存在形式单调、意义不明、榜样失范、参与面窄等问题。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借助丰富多样的德育前置教育赋能仪式活动,从升旗仪式的精度、深度、品度、热度“四度”聚力,打造小学“沉浸式”升旗仪式,让国旗升起更具“仪式感”。
2025年1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秋菊;
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新课标的实施必然带来新的教学问题,倒逼学校要从过去的“零散教研”走向“系统教研”。文章通过简明扼要地阐述“1+N”主题化校本研修的基本内涵及其必要性,针对当前学校校本研修存在“系统性不强、研修深度不够”等问题,以X小学为例,提出“1+N”主题化校本研修的操作程序、实施策略和研修方式三种校本研修实践路向,旨在为区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启示。
2025年1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敏;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时期是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期,而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品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幼儿园里的教学活动,更要延伸到家庭中、社会中,在实践中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2025年1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锡娟;
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学科知识,更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原三学”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家校共育作为一种强调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的教育模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通过深入探究“本原三学”模式在高中家校共育中的应用策略,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13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骆国平;
文章以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为例,分析项目化学习法的价值,以及陈述了当下科学实验教学中可能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025年13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娟;
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这是普特融合学校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残障儿童能够顺利进入普通学校班级学习,这也是极为难得的,其教育价值更为丰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融合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普特教育融合实践,发挥普特学校教育功能,为残障儿童顺利进入普通班级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学习的障碍,让特殊残障儿童能够尽快融入普通学校班级之中,使其与健康儿童一起交流互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和人格。
2025年13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莉玲;
将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通过设计与节气相关的美术活动,帮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知节气的自然与文化内涵,这些美术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创造力,还促进了他们对节气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方式和跨学科的整合教学,学生能够在绘画、剪纸、手工艺等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节气变化带来的美学和文化影响。
2025年13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虹;
立足“爱自我、爱他人、爱自然、爱祖国、爱世界”五个维度构建的博爱品格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升品格水平。为了让品格教育更好地落于实处,小红帆中队也以班级为单位,开发了符合班情、学情的活动,通过活动和评价等方式培养、激励、启发学生博爱品格的形成。
2025年13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艳;
在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中,通过发挥深度学习作用,既有助于凸显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增强学生认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深度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为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围绕学生主体,合理设定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2025年1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志军;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ARCS模型是一个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学习单设计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025年13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翁小妹;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提高课堂效率和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基于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活动的改进与创新,强化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恰当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文章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分析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重点探讨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通过实现个性化语文辅导、丰富语文教学资源以及积极促进师生互动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逐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2025年13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玲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传承与弘扬传统美德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聚焦小学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元素,通过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有效促进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接纳。教学实践显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美德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尽管教学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将美德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2025年13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小青;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重要内容,教师精心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巧妙设计整本书阅读情境、合理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适时延伸整本书阅读维度,都能够顺利启动学生阅读思维,让学生在主动阅读学习中吸纳有用信息,在阅读思考和阅读讨论中完成认知转化,全面提升其阅读综合能力。阅读意识、阅读方法、阅读体验、阅读认知,都属于阅读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深入研究整本书阅读内在规律,及时做出阅读指导,确保学生顺利进入整本书阅读环节,以全面提升其阅读整体素质。
2025年1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宾;
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其中不排除学生自身的原因,但语文课缺少吸引力从而导致“少慢差费”(叶圣陶语)也应该是原因之一。针对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语文教师可以从“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有意志”四个维度上一节“四有”语文课。
2025年13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秋实;
识字是语文领域的基础能力,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补充生字词素材库,才能在语文课程中学得更好、走得更远。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集思广益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内涵和价值,调查了识字教学的现状,最后重点对识字教学的展开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应结合字的字形、字义、字音特点让学生巧妙学习,同时倡导实施游戏、儿歌、故事、多媒体展示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识字教学,会有更好的教学成效。
2025年13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昌德;
教育行业不断优化、改革的当下,各科教师均积极优化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提高具体阅读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及有效性等,力求通过搭建高品位、高水准的育人环境,保障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步,为今后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基本内涵,其次对该任务群的特点进行了举例说明,然后对其有效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有效开发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2025年13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占琴;
UBD理念主张理解为先、以目标为导向、以重要表现任务为核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实现真正理解和学习。基于此,文章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前提下,落实UBD理念,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从学习结果、评价方案、体验过程三个方面探究教学策略的精准落实,以此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2025年13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姗姗;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乡土主题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学生与本土文化的重要桥梁。然而,如何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有效实施高中语文乡土主题作品的教学,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在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乡土主题作品,探索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在乡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文化学习体验,同时促进他们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提升。
2025年13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