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梅;
语文课程属于语言类学科范畴,其旨在培养学生对汉语言良好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也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文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2025年30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平;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逐渐加强。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古诗词这一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2025年30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美丽;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掀起了由“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方向转变的浪潮。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其展现了良好的教育价值,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聚焦大数据背景,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展开研究,深入解读大数据的教育价值,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现状及特点,提出具体策略,旨在完善现有的评价模式,提升评价工作的真实性。
2025年30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碧玉;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革命文化方面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讲述革命英雄故事,都能够创造教学契机,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更多触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形成学习认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媒体手段、创新活动设计、延伸训练维度,教师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展开设计和组织,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2025年30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丽铭;
“互联网+”背景下新课程教育标准发生了较大改变,借助情境设计来开展课程教学,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先介绍了语文课堂设计生活化情境的必要性,通过专业研究,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并对新型语文教育课堂进行合理设计,包含创新翻转课堂、开展差异化教育、增加教学方法、搭建生活化场景、科学收集情境素材等,全面提升语文教育效率,将“互联网+”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2025年30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瑞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流程,将知识传授提前至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课堂则用于师生互动、答疑解惑与知识内化。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成效斐然,全方位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进阶发展,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革新与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向。
2025年30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丽;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蕴含诸多传统文化,这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小学语文教师将古诗词鉴赏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古诗词鉴赏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来推动古诗词鉴赏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5年30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五龙;原月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策划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表面,深入探索字里行间蕴含的逻辑与创意,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文章从概括归纳、联想想象、比较类推、巧妙补白、揣摩推敲以及认知冲突六个维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他们构建起宽广而深邃的思维体系。
2025年30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碧钦;
数学阅读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本质上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当前数学学科的阅读活动逐渐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析新课标理念下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5年30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达发;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工具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工具能够显著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促进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具体而言,数字化工具对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均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
2025年30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潘玉军;
小学数学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应用,契合小学生发展特点,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探究能力。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结果而轻过程的问题,文章依据新课标,利用新教材作为媒介,深入阐释了小学数学教材中活动教学的内容,并科学地融入了多种数学活动,例如数学游戏和数学实践活动。这些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从而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
2025年30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完成;
单元作业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宏观把握教学单元,立足单元整体进行作业设计,将知识分为不同的梯度,注重保持不同单元间知识的连贯性,并找到数学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为学生设计更高质量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文章将主要探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有益启示。
2025年30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肖志丽;
图形与几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里举足轻重,对塑造学生基础数学能力意义非凡。文章聚焦基于核心概念构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任务链,阐述其对提升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及改进教学的关键作用。提出目标导向、学生中心、情境性构建原则,从基于核心概念梳理任务序列、创设递进问题情境、整合多元资源等方面给出构建策略。研究表明,该任务链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提供新思路。
2025年30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许燕凤;
数感的培育能够使学生理解数学原理,从而将其应用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的逻辑思维,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论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数感培育的具体意义,从生活情境融入、科技辅助教学、设计数感游戏、组织数学实验、布置高效作业等方面,重点探讨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旨在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5年30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少衡;
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即跨越数学单独学科,以多学科深度融合下的课程活动,带领学生经历多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过程,由此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但深度融合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涉及多个环节,为确保跨学科课程的有序呈现,研究基于小学数学教学视角,剖析跨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要点。同时,关联语文、科学、信息技术和劳动教育内容,制订跨学科课程实施策略。
2025年30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尹昌涛;
推理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之一,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教师通过创建站队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并感知推理中的逻辑特点。以问题作为基本工具,驱动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帮助他们体验推理的规则和方法;提供水平变式,促使学生区分“变与不变”,从而加深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理解;引导回顾和总结,以掌握推理规则和方法。学生经历了推理过程,从而推动了推理意识的发展。
2025年30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嫣;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估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统一,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评的现状问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基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活动、融入形成性评估、运用多样化评估方式等策略,就能实现教学和评估的有效对接,教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2025年30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恩德;
“三新”(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学生的深度学习。然而,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存在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参与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文章结合“六步”教学模式,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025年30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裴传晶;
文章围绕数学阅读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研究,通过精选阅读材料、优化设计阅读指导、创新阅读活动与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助力学生提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分层设计阅读内容、强化符号转化与思维导图应用、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等举措,显著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2025年30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邱学军;
教育并非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内心求知火焰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是每位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青岛版初中数学教材以其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特点,为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包括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多媒体辅助及分层次教学等,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绩,培养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2025年30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淑娟;
文章立足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和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意义,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索,旨在促使小学数学教师全面重视起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并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律。
2025年30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肖青青;
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化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实践和任务的教育引导方式,它强调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掌握核心技能。项目式学习模式强调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2025年30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